故惊痰者,多生心痛颠疾,以牛黄镇心丸之类治之是也。汪琥曰:或问太阳病若下矣,则胃中之物已去,纵亡津液,胃中干燥,未必复成内实。
此承上条以互明之也。 此可征少阳病误下,邪气乘虚入里,而结胸痞气所由分也。
其支者,复从胃别上膈,注心中。伤寒三日,未经汗、吐、下,亡血也,脉浮数而微,病人热减身和,此谓欲解;解以夜半者,阳病至阴时则和也。
凉寒者,天之阴也,此乃天之阴阳也。若水不利而湿甚,复利不止者,则又当利伤寒发汗,若吐若下,解后,心下痞□,噫气不除者,旋覆代赭石汤主之。
仲景、东垣,实为祖师,千载之下,益使人崇信也。盖大、不甚大,小、不甚小,浮、不甚浮,沈、不甚沈,迟、不甚迟,数、不甚数,为冲和平等之象也。
程知曰:言三阳皆有入胃府之证也。适寒温服,啜热稀粥以助药力,欲使谷气内充,易为酿汗也。